信息时代的战争、传媒与受众
——关于上海市民与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调查报告
张国良,廖圣清
(复旦大学新闻学院)
摘 要:伊拉克战争对全球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领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,面对这种突发性、特大型的国际事件,在当前全球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情势下,中国传媒的报道和受众的反应,有何表现?有何变化?围绕这一问题,我们以上海市民为研究对象,就受众对伊拉克战争的知晓状况、以及受众对相关媒介和报道的接触与评价状况展开调查,得出了有关结论。
关键词:伊拉克战争;传媒;(上海)受众
中图分类号:C91 文献标识码: A
2003年3月20日打响的伊拉克战争,不仅对全球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领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,而且对新闻传播领域来说,也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案例。
令人关注的是,在当前全球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情势下,面对这种突发性、特大型的国际事件,中国传媒的报道和受众的反应,有何表现?有何变化?
围绕这一问题,我们以上海市民为研究对象,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02级本科生担任访员,于3月下旬开展了一次电话抽样调查。调查样本共计300人,回收有效问卷271份,有效率为93.3%。兹将调查、统计和分析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。
一、 受众对伊拉克战争的知晓状况
1、知晓的比率
如表1所示,在调查之际,几乎全体市民(约99%)已知道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,很明显,这源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高度关心——从表2可见,近85%的市民表示:关心这场战争,仅约8%不关心,另有约7%对此不置可否。
试比较2001年美国发生“911”事件之际的同类调查的结果1,可以发现,无论知晓、还是关心的人数比例,两者都不相上下,只是人们对“伊战”的关心程度比“911”略深一些。
表1:上海市民知晓“伊战”的人数比例(%)
*( )内为上海市民知晓“911”事件的人数比例
表2:上海市民关心“伊战”的人数、程度及其比例(%)
很关心 | 比较 关心 | 关心 小计 | 说不准 | 不太 关心 | 不关心 |
42.9 (33.6) | 41.8 (51.7) | 84.7 (85.3) | 7.1 (5.6) | 7.8 (9.1) | 0.4 (0) |
*( )内为上海市民关心“911”事件的人数、程度及其比例
2、知晓的时点
当然,对这一头号新闻,不仅市民关心,传媒更是闻风而动、倾力而为。正是由于传媒的及时报道,近一半人(45.9%)几乎在战争爆发的同时(上午10点35分—45分之间)就获悉了消息,另有约四分之一(25.9%)在1小时25分以内(上午10点45分—12点)知晓,这两部分人合计超过70%(71.8%)。
如果再加上当天后来(上午12点—晚上12点)知晓的约五分之一(21.8%),则共有超过九成(93.6%)的市民于当天就知道了战争爆发的信息。应该说,这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常态吧。
表3:上海市民获悉“伊战”爆发的时间点及其比例(%)
3月20日 (当天) | 3月21日 | 3月22日 及以后 | | |
1小时25分以内(小计71.8) | 1小时25分以外 | | | |
上午10点35分-45分 | 上午10点45分-12点 | 上午12点-晚上12点 | | |
45.9 | 25.9 | 21.8 | 4.5 | 1.9 |
表4:上海市民获悉“911”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及其比例(%)
9月11日(当天) | 9月12日早晨8点以前 | 9月12日早晨8点以后 | 9月13日及以后 | |
1小时15分以内 | 1小时15分以外 | | | |
晚上10点以前 | 晚上10点以后 | | | |
26.6 | 33.6 | 25.9 | 13.3 | 0.7 |
这一状况与“911”之际相比,有显著不同。如表4所示,当时在1小时15分以内(晚上10点以前)知晓事件的市民只有约四分之一(26.6%),与上述“伊战”的同比数据(71.8%)之间,形成很大的反差!这里的一大差异就在于,一旦非常事件发生,传媒是否能以相应的超常规姿态加以报道?由此可见,从“911”到“伊战”,我国传媒在探索、尊重、顺应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。
3、知晓的渠道
首先,我们考察了人们获取消息的“最初渠道”,不无意外地发现: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、特别是“电视”,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。换句话说,与我们事先的推测不尽相同,一、“网络”未见惊人表现;二、“人际传播”的作用依然有限。若比较一下“伊战”报道和“911”报道,就更清楚了。
如表5所示,在这前后相隔约一年半的两次重大事件的过程中,上海市民的传播(=信息接收)行为模式极为相似,即:
A、以传统媒介、特别是“电视”为主,无论排序,还是三大媒介各自和合计的比例,几乎不变;
B、“网络”略有增长,但并不显著(其原因将在后面展开分析);
C、尤其不可思议的是,“人际传播”的比例很低。固然,此处不乏“网络”、“短消息”的影响,但主要问题是,这种比例与以往的研究结论(当发生特大事件时“人际传播”的作用与传媒相当)明显不符。2
事实上,疑问在“911”之际就发生了,当时我们试图将其归因于“恰逢晚间电视播出的‘黄金时间’”,3如今,白昼爆发的“伊战”却宣告了这一假设不能成立。那么,怎样解释呢?
至少可指出两点:第一、我们已生活在大众传媒“高度”发达的阶段,一些曾适用于“低度”、“中度”阶段的传播理论,可能相对过时了!试想,既然各种机构、场所,包括街头、餐厅乃至公交车辆内,都布满了电视机,则“晚间”、“白昼”的区别就没有多少意义了;第二、从传播的全过程看,由于“大众传播”的空前发达,“人际传播”的作用在“认知”环节确实大大弱化了,但在“评论”环节仍十分强劲。换句话说,“奔走相告”的场面越来越少见了,但“众说纷纭”的风景依旧。请看表6,无论“911”,还是“伊战”,莫不如此。
表5: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“伊战”和“911”消息的渠道之比较(%)
| 电视 | 广播 | 报纸 | 传统媒介小计 | 网络 | 人际传播 | 短消息 | 其他 |
“伊战”报道 | 55.7 | 14.8 | 5.9 | 76.4 | 5.2 | 15.1 | 3.3 | 0.7 |
“911”报道 | 57.3 | 13.3 | 6.3 | 76.9 | 2.1 | 21.1 | - | - |
表6:上海市民获知“伊战”和“911”消息后的相关传播活动之比较(%)(多项选择)
| 上网发表评论 | 在网上转贴别人的帖子 | 把有关消息用邮件或短消息发送给别人 | 与亲友、同事等讨论事件 |
“伊战”报道 | 3.0 | 2.6 | 11.4 | 86.3 |
“911”报道 | 3.4 | 5.5 | 9.7 | 88.3 |
其次,我们调查了人们进一步了解有关信息的“主要渠道”,发现与“最初渠道”的情况类似:A、以传统媒介为主(但更为显著,超过九成);B、“电视”遥遥领先、稳居榜首;C、唯一不同的是,“广播”与“报纸”替换了位置(这不难理解:随着战争的展开,“速报性”让位给了“详报性”);D、而“网络”呢?依然排在末尾。回顾“911”之际(参见表7),状况也基本相同,这看来就非偶然了。
表7:上海市民获知“伊战”和“911”消息的主要渠道之比较(%)
| 电视 | 报纸 | 广播 | 传统媒介小计 | 网络 | 其他 |
<p align="center" style="margin-top: 0px; margin-right: 0px; margin-bottom: 12px; margin-left: 0px; padding-top: 0px; padding-right: 0px; padding-bottom: 0px; padding-left: 0px; border-top-width: 0px; border-r
|